我们都知道,一位受人尊重的摄影师,拍摄的作品在各方面都是很优秀,想学习,又不知道从哪儿学。那想成为合格的摄影师,究竟应该具备那些能力?今天一起探讨一下。
《敢问苍天》
在下以为想成为合格的摄影师,最基础的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相应的智力水平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做文化知识储备,这个需要长久的坚持学习的能力,既要有对知识的宽度学习,又要有对知识深度感悟,文化知识的储备就是对将来拍摄准备的最好的素材。世界上的杰出人物都具有博学多闻的普遍性,既有广博的知识宽面,又有一个突出的知识中心的高度和深度。
从宏观来讲,作为一位摄影师,所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在这个广阔复杂的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而且总是会有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拍摄者必须作出迅速反应,把握时机。
拍摄者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并运用到拍摄的作品中去,拍摄出的作品,才可能引起读者或欣赏者的产生共鸣。
《一叶知秋》
二、展现摄影师的个性、禀赋及心理品质等的综合心理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摄影师的个性差异化,不同的摄影师,由于心理素质、个性、生活理想、审美情趣、艺术追求的种种差异,在拍摄时,对取景框中,被摄体的取舍、选择、表现上却大相径庭,各得其妙。
不同的摄影师,拍摄的作品,都反映出拍摄者深刻的个性特征和心里品质与天性禀赋。喜欢清净的人,拍摄的作品往往是安静的,喜欢热烈的人,拍摄的作品往往是火热的场面,孤僻的人,可能拍出表现偏执的片子,所有创作者,都是在按照自己认为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当然,有作品就有欣赏者,读懂别人的片子,相当于读懂了对方的心。拍摄者创作再好的片子也需要别人产生共鸣,个体之间心理上才能产生交流。
《惊鸿一瞥》
三、摄影师应具有的审美追求、生活信念。
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时代的摄影师的审美追求和生活信念的差异。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同其他艺术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物化的差异。在艺术创作的主导方面,如观察、记忆、想象等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没什么区别的。
摄影师的审美追求,首先来源于家庭长辈的遗传基因,还有后天环境的培养,以及在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体生活信念的锤炼。
总之,拍摄者,想成为优秀的摄影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完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历练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培养出“火眼金睛”!当然,作为一名拍摄者,也不要指望所有人都认可你的摄影作品,一幅作品,要引起读者的共鸣,需要心灵的沟通。想拍出“火遍全国作品”,那你就应该有把握这个社会脉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