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照片的空间感强吗?快来试试这些方法吧

发布时间:2024-08-22     点击量:

对于摄影来说,如何将二维平面照片中的景物展现出空间感、纵深感,一直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很多摄友在实际拍摄中也会遇到画面层次感不强,画面感觉较平等问题,那么好机友摄影为各位总结了7种可以让画面更有空间感、层次感、纵深感的拍摄方法,感兴趣的摄友,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1.利用前景

当画面内有前景、中景和远景时,就会呈现出很强的深度感。在摄影中,利用前景把观者的视线引入画面并移向整个画面的中心是表达距离、空间和深度的有效方法。

2.利用透视牵引线

透视牵引线又叫做线条透视,是利用线条表现画面空间深度感的手法。人们对于线性透视现象及透视规律积累了相关经验:

景物距离拍摄点的远近不同,则其影像大小也不同。距离拍摄点越近,物体影像则越大;距离越远,则物体影像越小。

物体有规律排列成的线条如互相平行的线条,有向中间汇聚的趋势。距离越远,就越靠拢集中,最后形成一点消失在视野中。

比如下图中,街道的线条形成透视牵引线,并最终消失在画面中央,从而让画面出现了很强的纵深感。

在实际拍摄中,线性透视可以突出深远的空间感,并与景物的大小对比密切相关:景物大小对比越强烈,线条收缩越急剧,则画面空间感越强;反之,则画面空间感越弱。

拍摄方向影响到画面的线性透视,影响着画面所表现的空间深度。正面和侧面角度拍摄时,画面线条多见平行,缺乏线条透视的方向和力量。

如果采用斜侧面方向拍摄,平行线条就化为斜线条,有利于展示线条透视的纵深。处理画面时如果把聚集收拢点放画面中央,透视效果就不如放在偏离中央的点上,后者的空间深度更强;而将聚集收拢点放在画面对角线外边的话,透视效果就会更为明显。

拍摄高度是展示线性透视的起码条件,影响着画面线性透视的状况。

相对于平角度拍摄,仰拍、俯拍更有利于表现线条的透视效果:采用俯视角度拍摄,线条自下而上收缩汇聚;俯拍则能最大限度地把画面中的线条展开;采用仰拍角度、俯拍角度结合斜侧拍摄方向,则能充分利用画面容量,增强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

拍摄距离也影响着画面的线性透视,拍摄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变化是影响线条收缩缓急的基本原因。

拍摄点距景物越近,线条收缩越强烈,透视越明显;拍摄点距离景物越远,则线条收缩越弱,透视就越不明显。

因而拍摄时应尽量靠近景物,以求得较强的空间透视效果,但实际拍摄当中也要避免由于拍摄距离过近而引起的透视夸张和景物变形。

要学习更多的摄影技巧,请点击5D4相机操作课D850相机操作课6D2相机操作课R5相机操作课R6相机操作课A6400相机操作课A7R4相机操作课A7R3相机操作课A7M3相机操作课Z7 Ⅱ相机操作课Z6Ⅱ相机操作课X-T4相机操作课D810相机操作课D750相机操作课D7100相机操作课90D相机操作课80D相机操作课5D3相机操作课A7SIII相机操作课A7C相机操作课,更多课程请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后,在专栏中查看。

镜头焦距对画面线性透视有明显影响。标准镜头下画面的空间透视效果与人眼所见的最为接近;长焦距镜头可以压缩纵向空间,远近物体缺乏大小对比,不适合表现线性透视。

短焦距镜头能使远近事物形成明显的大小对比,透视效果好,有强烈的距离感和纵深感。因而在实际拍摄中,采用短焦距镜头、近距离拍摄可以强线性透视感,采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则可以弱化空间透视感。

3.利用大小对比

根据视觉经验,体积大的物体似乎离我们近些,而体积小的物体似乎离我们远些。因此,画面中物体体积的大小实际上也暗示着它距观者的距离以及它在空间里的位置。

广角镜头有“近大远小”的成像特性,因而用它拍摄会有较强的纵深感。远摄镜头有“压缩透视”的成像特性,因而,使用它拍摄空间感会有所减弱。

下图就是通过广角镜头强化近大远小效果的特性,突出了瀑布、河流与远山的距离感,从而让画面更具纵深感。

4.利用重叠与遮挡

重叠结构会很显然表明了某个景物在另一个景物之后,当选择对焦、景深控制或线条透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被应用时,利用重叠可能会是表现空间感的首选方法。

而不同的遮挡角度对于空间感的体现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讲,景物与景物重叠后,如果是平视状态的遮挡,虽然有一定前后关系,但是空间感依旧不强。如果机位稍微高一点,让画面既形成遮挡,又有透视效果,那么空间感就更强了。

通过提高机位让景物既有遮挡 又有透视效果更能体现空间感

比如下面这张实拍图片,在半山腰处拍摄的画面,树与山的遮挡和前后的透视关系,令画面的空间感十分突出。

要学习更多的摄影技巧,请点击5D4相机摄影及后期课D850相机摄影及后期课6D2相机摄影及后期课R5相机摄影及后期课R6相机摄影及后期课A6400相机摄影及后期课A7R4相机摄影及后期课A7R3相机摄影及后期课A7M3相机摄影及后期课X-T3相机摄影及后期课D810相机摄影及后期课Z7相机摄影及后期课D7100相机摄影及后期课90D相机摄影及后期课80D相机摄影及后期课5D3相机摄影及后期课

5.利用不同的光线

光对空间和深度感的主要影响在于光位和光质。在顺光状况下,由于前后被摄景物受到均匀一致的照明,较难产生空间感。

在侧光和逆光照明下,被摄景物的立体感得以改善,因而有较好的空间和深 度感。而从光质上说,一般硬光产生的空间感较强,软光产生的空间感较弱。

侧光或者逆光更容易让画面呈现明暗对比,更适合表现画面空间感。

6.利用清晰与模糊的对比

采用焦点和景深的控制,可使被摄对象出现不同的清晰或模糊区域,而这种清晰与模糊区域之间的对比也就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景物清晰与模糊的对比越是明显,纵深感也就越强烈。

除了利用焦点和景深让背景虚化外,也可以利用雾或者霾的天气来使场景本身形成模糊与清晰的对比,同样可以起到增强画面空间感的效果。

7.利用影调对比

视觉经验告诉我们,深色调的物体显得较近,浅色调的物体显得较远。因此,当被摄景物的影调过于平淡而出现空间感不佳时,不妨采用滤光镜、曝光等方面的控制来改善景物的影调对比,从而调节景物的空间感。

影调对比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分别为近景和远景的明暗对比,以及色彩饱和度的差异,还有就是冷暖色调对比。

比如在后期时,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将画面背景调按,然后前景或者主体适当调亮,让画面出现明暗反差,从而增强其层次感、空间感。

色彩饱和度则是对画面局部的色彩进行微调,使画面中不同区域的色彩有浓有淡,同样可以营造空间感。冷暖色调对比同样是对画面局部进行单独处理,只不过是对白平衡或者色温进行调整。

上一篇:9招,提升设计中的空间感

下一篇:拍好室内空间摄影,你不得不知道的六大要点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