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现场教学课:城市之眼,感悟古今名画中的城市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22     点击量:

转自:上观新闻

美术馆现场教学课

城市之眼

古今名画中的城市精神

时间:2023.7.7 14:30-16:00

人数:20人(需预约)

地点:0米层艺术沙龙

对象:6—14岁亲子家庭

暑假来临,中华艺术宫为青少年观众们

策划了一系列“美术馆现场教学课”

带给大家更多沉浸式、个性化的艺术体验

炎炎夏日,更适合走进美术馆

本次“城市之眼”研学活动

讲座+导赏,一次活动,两重体验

感知建筑之美与艺术之美

在活动中,你将收到一份特别的观展任务单

在2位特邀专家的引导下

开展一场“艺术宫”趣味探秘活动

活动流程

①结合重磅藏品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样貌,对比梳理宋代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精神的特点,折射出中国城市发展背后的文化思想。

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的山型异形屏

②引入“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展览,发掘作品中里的中国之美,通过展览中的代表作品讲解海派精神与美学特征,分析海派城市美学的独到之处,从美学视角激发学生对家乡城市的热爱。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 ”展厅

通过本次活动

你将收获美学思想

1.超越形似的中国精神

中国美学提出“以形写神”的思想,写形是手段,写神是目的。古今以来描绘城市的优秀作品大多是超越形似的,并在努力表达城市精神的内涵。如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时期的大好河山,如今我们漫步在中华艺术宫的展厅,面对着千年后的艺术作品,我们也能看到属于宋代的盛世景象。

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

2.工笔技法的古今延续

工笔画关注“细节”,注重写实,《清明上河图》中的精微勾勒,完美诠释了“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境界。现如今的上海画家们对传统工笔画既有继承,又有创造性的发挥,并融入了时代特色。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展览现场

3.中西文化的交融互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绘画的兼容性随之发展。“海派绘画”在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和思想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体现出“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中国精神。一大批优秀油画家以“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创作出一幅幅反映城市生活美好愿景的新图画。

“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展览现场

指导嘉宾

颉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

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史博士

现任: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员

上海博物馆学院书画科导师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师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高晓梅

中华艺术宫文化志愿者

上海市商学院退休教师

预约事项

供稿:张娜 | 编辑:王璐

主任编辑:吴雯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一篇:“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画我心中的神话英雄之《五氏部落》

下一篇:空间构成-平面构成的基本法则之一

Copyright © 2010-2024 Powered by EyouCms 非商用版 向未来视觉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沪ICP备2024066551号-3

友情链接:真菌荧光染色剂 日本新闻 展会B2B 芝麻信息网 同轴连接器 直播基地 广州服务器回收 正经小说网 搜外友链